第931章 舞殿冷袖-《秦吏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则是要利用现成的场地,开设高中、大学……

    黑夫道:”我希望啊,以后遍布关中的宫室里,不再会听到美人宫女的幽怨哀叹。”

    “而能听到农家耕作的噌噌声,纺机白昼不息的机抒声,考工匠作精进技艺的敲打声,诸子百家探讨学问的议论声,以及芸芸学子修习律令的朗朗读书声……”

    “摄政之志大矣。”

    张苍大为感慨,也颇为心动,但作为黑夫新政府的钱袋子,他立刻又泼了冷水。

    “但以上种种,都需要钱!”

    少府虽然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,砍掉了许多累赘的部门,一年足以省下上万万的经费,但别忘了,黑夫为了讨好关中故秦人,不但将孩童的口赋减半,还答应每年给六旬、七旬老者布匹。

    这比钱其实不算多,这年头,平均寿命不过三四十,哪怕是富庶的关中,一个县有几个六十以上者?一百?七十者呢?古来稀啊,一县恐怕不超过十余人。

    毕竟,张苍这样的老妖怪毕竟是极少数。

    所以每年不过一两百匹布,两三万钱的代价,便能而将掌控一县舆论的年长者尽数收买。

    这笔钱,被黑夫视为”维稳经费“。

    但天下数百县,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,少府为了筹集将士赏钱,已经掏空了府库,黑夫的设想,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。

    ”是得慢慢来,甚至要在重新一统,休养生息后方能推行,想要全部实现,那是五年、十年后的事了。“

    黑夫不免遗憾,却又训张苍道:”你任少府时曾跟我夸口,说量入为出之法,开源节流而已,如今流已节,开源也不能落下啊!“

    张苍一笑:”关于开源,我已有了主意,正要禀明摄政。“

    “你想如何做?”

    张苍道:”自然是效仿管子《海王》之策,不加赋而国用足!“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PS:写的急,标点还没改,慢点留言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